在位于南山的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里苦读12年后,陈美瑾终于拿到了魂牵梦绕的长春大学录取通知书。她大笑,她流泪,她用力地拉着妈妈的手,轻轻地拆开快递袋,触摸着那张通知书。
陈美瑾和妈妈一起翻阅大学录取通知书。腾东南 摄
那一刻,陈美瑾手中那张轻盈的通知书像一张通往斑斓人生的“入场券”,开启了生命中重要的大门。
“我们也想追求美好的生活!即使选择的专业有限,但只要能走进大学校园,走出重庆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,我们就会拼尽全力、绝不放弃。”回望在校求学的日子,陈美瑾说出了全班同学共同的梦想。
勤学十二载,终不负苦心
盲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所谓的“白天”或“黑夜”。
高三的清晨,陈美瑾每天都在妈妈李莉的陪伴下,6点半准时走出家门,前往学校上课;晚上10点半上完三节晚自习后,再走向在校门外等待她的妈妈,一起回家。
从小学到高中,陈美瑾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接受了完整的特殊教育。
4岁那年,陈美瑾生病了。脑中的肿瘤压迫了她的视神经。经过肿瘤半切除手术后,一双美丽的眼睛却看不见了。
盲人分全盲和低视力,而陈美瑾属于前者。
陈美瑾通过触摸盲文进行日常阅读。腾东南 摄
7岁那年,李莉陪着陈美瑾一起走进了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。这是重庆市唯一的视障学校,这里除了盲人,还有聋哑人。初中毕业时,班上能考上高中的学生寥寥,陈美瑾是其中之一。有人劝李莉趁早让孩子学门技术,但她却想着,“说不定以后能学到别的,找到别的出路呢?”
也是在这个时候,陈美瑾心中要读大学的信念更加坚定。于是她一刻也不敢放松,即便旧病复发住院进行手术,嘴上念叨的仍是落下的功课。
今年4月中旬,陈美瑾在老师和妈妈的陪伴下,与同学们一起前往山东烟台参加高考。5月7日,陈美瑾收到长春大学的录取电话,“但没拿到录取通知书,心里总像有块大石头没落地。”7月29日,陈美瑾终于拿到了长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,这一刻,她说:“我知道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一步了。”
求学路之艰,幸得良师伴
相较于视力健全的孩子,这群视力受损甚至全盲的孩子,他们的求学之路更为艰辛。
尽管能通过触摸盲文理解平面的概念,但大多数盲孩子几乎无法理解立体是什么。“理科通常比较抽象,理解力弱是盲孩子们共同的难题。”陈美瑾的高中班主任彭婷坦言,怎样让这群孩子的成绩更好,分数更高?只有一个办法:课讲得再慢一点,内容讲得再细一点,一遍又一遍,直到每个孩子都把知识点搞懂。
“我是教化学的,化学中的许多实验孩子们真的没法理解,需要一对一的辅导。”彭婷说,其他的学科也是一样,总是需要把一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解决下一个问题。陈美瑾回忆起自己高二手术后刚回到学校的那段时间,“几乎每科老师都会给我开‘小灶’,把每个知识点讲到我明白,再帮我把所有知识点串起来。”陈美瑾说,如果不是老师的用心,自己的高考成绩一定上不了500分。
“全国招收特殊教育学生的大学屈指可数,但这群孩子却有一个共同的梦想,那就是‘考上大学’。”在彭婷心中,对班里的孩子除了心疼,更多的是佩服,“能静静地在教室里学上一整天,他们真的很坚韧。”
陈美瑾(首排左六)和同学们在老师的陪同下到山东烟台参加高考。受访者供图
4月中旬,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6名老师的陪伴下,18名盲孩子来到山东烟台参加高考。和往年每一场高考一样,他们需要考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文综或理综。尽管考试时间只有两天,但他们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提前报到,熟悉考场,克服对环境的不适应,克服心理的紧张情绪,最终独自一人奔赴考场。
当7月的蝉鸣声响起,一封封录取通知书陆续送抵这群孩子们的家中,彭婷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欢喜,“更多的是为他们感到骄傲,现在我只想祝福他们,勇敢地去更广阔的天地吧,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。”
道阻路且长,踮脚触梦想
9月初,陈美瑾和她的同学们即将踏上前往长春的圆梦之路。
“最担心的还是她的生活自理能力。”李莉谈起女儿接下来的大学生活,担心多于期待,“但还是要放手,让她自己学会独自去面对全新的生活。”
陈美瑾通过触摸盲文进行日常阅读。腾东南 摄
而陈美瑾则对自己充满了信心,“慢慢适应吧,我相信自己。”陈美瑾对未来的学业也有了新的规划,“未来的路还很长,我还想考研,争取以后能进入医院。”虽然知道这样的人生规划有难度,陈美瑾仍表示自己愿意去试一试,“读书能改变命运,我始终相信这句话。”